我院李宏达宜荣获2017年博士国奖
李宏达自我介绍:
本人于2010年9月考入北京科技大学应用化学本科专业,2014年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15年申请硕博连读并成功转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李文军教授。2016年获得“三好”研究生荣誉称号。博士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现将近三年学习生活总结如下:
在学习方面,我刻苦努力,积极进取,始终牢记:“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业精于勤,荒于嬉”。在博士第一年我就获得了博士阶段所要求的所有学分,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平均分为83.7,超过三分之一的科目取得了90分以上的成绩。在这期间,我勤奋学习并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争取更多地了解学科前沿课题和发展方向,尤其是环境科学和纳米材料等方面知识,争做有所专长的知识面宽广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与工程项目,掌握了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训练了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并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寓学于实践。
在这里我想着重谈一下我在学术科研方面的心得体会。首先,做学术研究需要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当然,掌握了动态还不够,搞科研不是重复别人的实验,这样做你就只能一直跟在别人的后面,永远做不出有创新性的工作。优秀科学家要具备敏锐的科研嗅觉,而这种敏锐性是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获得的。所以,要注重大量地阅读文献,多听学术报告、多与同行探讨,从中获得启示,总结感兴趣领域内尚未探讨过但很有意义的课题,总结争论性很强的问题,反复比较研究方法和结论,从中发现切入点,从不急于求成。此外,还需要注重与导师的合作和沟通,导师能洞察我们所从事研究领域的最前沿研究课题,把握住自己的研究方向。
总的来说,在导师悉心指导和师兄师弟的协助下,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见解,获得了一些积极的科研成果,共发表SCI论文近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已经发表SCI论文5篇(按照2016年最新影响因子计算,总影响因子IF=25.925),包括: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一作1篇,IF:9.446,工程化工和环境类top 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一作1篇,IF:3.387,工程材料类top期刊;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一作1篇, IF:5.773,化学类二区;Molecular Catalysis一作1篇,IF=4.211,化学类二区;RSC advances一作1篇,IF=3.108,化学类二区;其它合作发表15篇。
博士期间多次参加研究领域内的学术会议,分别为:2015年前往广州参加了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2016年前往沈阳参加了由北京创腾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MS软件量子力学模块从入门到精通课程培训;2017年前往德国柏林参加了由Elsevier主办的2nd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Conference(第二届绿色与可持续化学大会)。参加会议期间,与很多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和优秀的同行进行了深刻的交流,了解了现阶段国内外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为今后更全面的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
在2017年9月,我受99499www威尼斯邀请给研究生新生做题为《科研生活与自我成长》的学术引领讲座,从自身科研成果入手,简单讲解了自己的科研研究历程,讨论了科研论文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重要性,并从文献检索搜索、文章思维导图、SCI论文写作方法等方面为大家进行详细梳理,让科研工作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本人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镧系离子掺杂改性钼酸铋可见光催化材料的机理研究。自1972年Fujshima和Honda在《Nature》发表了TiO2电极上光分解水的论文以来,半导体光催化技术逐渐形成了以太阳能转化和环境净化为主的两大应用方向。这正对应着当前全球面临的两个问题:能源短缺和环境短缺。此外,与其它方法相比,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无毒、清洁、高效节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所重视。然而,光催化技术因为一些瓶颈问题而无法商业化生产及应用,这些问题包括现有的光催化材料的可见光利用率较差,量子产率较低,光生电子和空穴易复合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科学工作者们进行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在我们的工作中,首次提出了通过掺杂变价镧系离子构建氧化还原中心的新概念,这些氧化还原中心可以极大地促使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和转移,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光催化活性的提升(Catal. Sci. Tech., 2016, 6, 3510–3519)。于此同时,我们为进一步提升光催化活性,同时引入了两种镧系离子,通过协同作用来共同促进光催化活性的提升,这个设想前后发表在两篇SCI论文上(RSC Adv., 2016, 6, 48089–48098和Appl. Catal. B-Environ., 2017, 217, 378–387)。在这两个工作中,首次将变价镧系离子作为氧化还原中心的概念应用在双掺体系,并且为双掺镧系离子的选择、设计及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我们还首次提出了通过半径较小的镧系离子取代铋位形成氧空位来提升光催化活性的方法(Mol. Catal., 2017, 433, 301–312),并且结合了理论计算深入探索了其氧空位的形成及原因,阐明了光催化活性提高的本质。此外,我们还通过构建镧系离子掺杂与负载贵金属纳米颗粒来共同改性并提高光催化活性(Appl. Surf. Sci., 2017, DOI: 10.1016/j.apsusc.2017.09.106),并找到了一种可以极大提升部分可见光催化剂的氧化性能的手段。
我们的研究工作深入地探究了光催化的提升机理及原因,揭示了光催化活性提高的本质,有助于光催化理论基础积累,为制备高效的光催化材料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我收获颇丰,在这期间,我通过不断地搞学习、做科研,并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在这里,衷心感谢母校、感谢李文军老师和实验室所有老师对我的栽培,感谢实验室中所有小伙伴的帮助和支持。在以后的学术研究和工作学习中,我将会更加努力,戒骄戒躁,脚踏实地,我相信我会做的更好!